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江蘇在全力以赴抓疫情防控的同時,積極推進重大產業項目、重大工程的建設和儲備力度,千方百計擴大有效投資,堅持疫情防控和項目復工“兩手抓”,切實加大重大項目推進力度,努力減少新冠肺炎疫情對江蘇經濟的沖擊和影響。
2月14日,江蘇省發改委發布《關于2020年省重大項目編制和推進情況》,據省發改委有關負責人介紹,今年將安排240個省重大項目,包括實施項目220個、儲備項目20個。220個實施項目包括計劃新開工項目117個、續建項目103個,年度計劃投資5410億元。
創新載體項目安排20個,年度計劃投資87億元,比上年增加4億元;包括連云港中科院能源動力研究中心、南通北京大學長三角光電研究院、無錫中船深??臻g站研發基地等項目。這些創新載體的籌建、培育和建設,將有力推進核心技術自主化,有利于產業鏈創新培育。
聚焦新型產業戰略
聚焦自主可控,安全高效,加快構建先進制造業體系,是江蘇產業發展最重大的任務。今年安排重大產業項目130個,其中,戰略性新興產業項目70個,包括無錫華虹集成電路、南京五十五所射頻集成電路、吳江京東方柔性顯示終端、鎮江中船核心海洋動力系統、徐州霍尼韋爾智能高效電機、藥明康德合全新藥等項目;先進制造業項目20個,包括連云港盛虹煉化一體化、鹽城寶武綠色精品鋼、南通中天精品鋼等項目;此外還有35個現代服務業項目,包括徐州淮海國際陸港核心區、揚州中國大運河非遺文化園、南京小米華東總部等項目及5個現代農業項目。
這些產業項目的安排,聚焦13個先進制造業集群,部分大項目的推進也將有力推進沿江產業戰略轉型和沿海產業戰略布局。
注重生態 環保 民生
穩投資、補短板、惠民生,江蘇將安排商談環保項目13個,年度計劃投資301億元,比上年增加66億元。包括長江岸線整治修復、長江船舶污染治理等4個長江生態保護項目,以及太湖水環境治理、全省退圩還湖生態修復等項目。
民生項目安排10個,年度計劃投資958億元,比上年增加140億元,包括蘇北農房改善公共服務基礎設施建設、省中醫院擴建工程等項目。特別是為應對此次疫情,新增安排了南京市第二醫院(省傳染病醫院)擴建等公共衛生項目;為切實強化安全生產工作,專門增設了安全生產類別,安排了省消防應急救援實訓保障基地、連云港石化基地安全環保應急救援設施兩個項目?;A設施項目47個,年度計劃投資2212億元。
此外,還有20個儲備項目包括徐州中科微集成電路裝備、連云港衛星石化乙烯綜合利用等10個產業項目,以及南通新機場、寧宣鐵路、寧鹽高速公路等10個基礎設施項目。
據悉,對于目前列入計劃的項目,將實行動態調整機制,對因市場原因投資主體意愿發生變化、疫情影響等現實條件影響,以及外部條件存在難以突破的剛性約束的項目,將在年中予以調出;同時,對各地新招引落地的大項目、好項目,也將在動態調整時予以增補。
重大項目呈現四大特點
與往年相比,今年江蘇重大項目投資計劃安排項目呈現三大特點:一是項目質態總體提升。新增安排的自主可控、安全高效的補鏈、強鏈項目顯著增多,如:無錫集成電路、蘇州生物醫藥、常州高端裝備、連云港石化等重點集群的產業層次和集聚度進一步提升;二是結構分布趨于優化。蘇北地區呈現明顯追趕勢頭,特別是連云港、宿遷、鹽城三地項目數量和質態均有較大提升。產業項目中,民資、外資占比不斷提升,130個產業項目包括民資項目73個、外資項目15個,占比超過三分之二;三是新列項目大幅增多。項目安排過程中,注重提高新列項目和計劃新開工項目比例,確保更多“增量”項目能夠得到傾斜支持和重點推進。220個實施項目中126個為新列,比上年增加11個,其中產業項目新列比例超過70%;四是計劃投資高于往年。民生工程和生態環保項目分別增加140億元、66億元。從單體看,50-100億元產業項目36個;100億元以上產業項目40個,包括鹽城寶武、南通中天等500億元以上旗艦項目